立法會議員施家倫表示,疫情之後在司長和各個部門的努力下,持續開拓國內外客源,為澳門復甦迎來良好勢頭,增强社會的信心。在經財司範疇的施政方針,明年要在鞏固經濟全面復甦的基礎上,積極進取做好經濟適度多元發展這道“必做題”。我是很認同。
目前,澳門正在處於經濟轉型的關鍵時期,最近出台的“1+4”規劃,明確了目標和主要任務,可以說是大旗已立,現在就只欠東風。要推動產業發展的這股東風,政策、資金、人才缺一不可,尤其是如何加快爭取百億企業乃至千億企業聚落澳門,推動產業儘快實現“1到10”的市場價值,具有相當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在此,和司長探討一下:
“1+4”經濟適度多元發展策略
在“1+4”規劃當中,可以見到綜合旅遊休閒業以及會展商貿及文化體育產業擁有一定的發展規模和經濟效益,相對穩定,但高新技術產業、中醫藥大健康產業的底子比較薄弱,未具備可以突飛猛進的基礎。同時間,由於這些行業特性,就算掌握了核心的技術,都需要比較長的時間進行研發、應用和市場化。
這就意味著培育以及扶持這類的企業“周期長,困難多”的特點,需要政府在企業成長發展階段“扶一把、推一把”,引導資本投入,促進本澳多元產業的長遠發展。
這當中,金融業就起住舉足輕重的作用,可以說是百業之母,為各行各業發展賦能。目前,澳門的金融業以銀行為主,而銀行作為城市重要的金融基礎設施,穩定回報和風險管理是第一要務,這些都決定了在市場經濟的角度下,銀行是無法承擔風險全力去培育這些輕資產的創新型企業。所以,在市場認同程度低,融資渠道單一的情況下,就需要政府扮演引導市場的關鍵角色,通過產業資本引導加上豐富經驗的專業基金管理人雙管齊下,為創新性企業在研發端、創新端打開局面,解決“萬事開頭難”的情況,市場資金自然就會蜂擁而至。
當然,都明白司長的顧慮,公帑要用得其所,所以,其實政府設立產業引導基金,並不是什麼都做,更多的是發揮金融杠杆的撬動作用,通過政府基金的“1”,撬動“99”的社會資本和專業管理人。由於政府的資金具有公信力,在政府的投資之下,增强社會的信心,就可以帶動一批社會資本,實現“花小錢辦大事”,“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時,都可以藉此去全世界進行招商,尋找符合政府四大產業的企業。
看到明年施政方針當中,都有提出為吸引資產管理公司落戶澳門開展業務,進一步研究相關稅務優惠等支持措施的可行性,這方面都希望可以詳細介紹一下。
金融管理局行政管理委員會主席陳守信回應表示,投資基金是現時特區政府培育新業態的其中一環,很同意基金業務的發展是有助引導專業投資者的資本,為產業發展提供支持。
澳門引入資產管理類機構開展業務的措施方面,當局現按經濟適度多元發展規劃,參考鄰近地方對金融業所給予的支持和鼓勵政策,特區政府將會研究透過稅務優惠措施吸引資產管理公司落戶澳門。
推出產業投資的引導基金
事實上,看到最近各地都不斷推出產業投資的引導基金,例如:重慶推出三佰億母基金,杭州圍繞高端裝備、新材料等產業設立三個千億母基金進行引導等等。就連香港都開始學習內地城市的產業投資方式,由政府出資設立香港投資局,走產業投資的路,搶資金、搶人才,去開闢科技發展的新賽道。
這裡想重點介紹一下發展得比較好的合肥市,就是一個非常成功的例子。通過政府引導基金的作用,推動GDP10年來增長213%,新興產業產值占比重從24.4%提高至56%,合肥市政府引導母基金截至今年8月,母基金公司共批准參股各類基金49只,總規模1602億元。令到合肥市從十年前的第一、第二產業,成功轉型成為中國科技業的重鎮,當中半導體、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車、顯示屏幕等更成為中國領軍地位。
由此可見,澳門要參與到這個賽道上,就必須要通過設立產業投資基金,吸引全球最領先的投資機構入駐澳門,為澳門引入全球資本的同時,都可以吸引行業領軍的人才,從而引領培育一批本土金融基金人才。
明年政府會計劃對《投資基金及投資基金管理公司之設立及運作》法案進行修改,進一步促進與國際監管的接軌。剛剛司長提到深合區產投基金,在今年底都企業落地,助力深合區的四大產業發展。所以,澳門要大力發展高新技術以及大健康生物醫藥產業,那在配合明年的修法情況當中,司長對澳門設立產業投資基金取態如何?
陳守信表示,金管局現時是正修訂基金法,加強和國際監管規則接軌,提高投資者的保護,移除阻礙基金管理運作的阻礙。
同時,金管局與合作區金融發展局已經共同訂定便利合條件的合作區私募基金管理公司來澳開展業務的簡化牌照處理、程序安排,目前已經有基金管理公司透過有關機制獲合作區金融發展局推介來澳申請基金牌照。
澳門引入資產管理類機構開展業務的措施方面,當局現按經濟適度多元發展規劃,參考鄰近地方對金融業所給予的支持和鼓勵政策,特區政府將會研究透過稅務優惠措施吸引資產管理公司落戶澳門。
施家倫追問時表示,基金的目的是為了爭取更多大企業落地澳門,推動澳門高新技術產業、中醫藥大健康這些比較薄弱的產業加速發展。
其實澳門設立產投基金和深合區的產投基金有著明顯的不同,首先就是境外同境內資本的管制不同,深合區產投基金服務不了企業在澳門落地的需求。雖然深合區是粵澳深度融合示範區,有服務好澳門的定位,但在具體引導到澳門的時候,可能也會有權屬不清的問題,所以深合區產投基金無法直接等同於澳門產投基金。
另外,澳門作為國際國內雙循環的交匯點,以及國際自由港的優勢,在招攬國際型創新公司,特別是葡語系國家、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創科企業落戶澳門有一定的吸引力,同時,也有服務內地優秀高新企業業務出海的需求,所以更加需要澳門本土的資本,配套自己的產投基金。
澳門既然要引進一些實質的技術研發企業落戶澳門,打造澳門的百億產業群,不應“小打小鬧”,就必須要有自己的產投基金,希望司長加快推動這方面的工作。
經濟財政司司長李偉農回應表示,有關資金的問題,本澳的人才計劃,當然會找一個更好的方法推動產業。而融資的問題除了政府外,市場的資金、調動等,已經有好的例子出現了,關鍵是怎樣用好社會資金、國際資金對接實體,這個也是平台要做的工作,在聯合橫琴的情況之下,我認為已經是1+1大於2,畢竟是公帑。我們一定會繼續努力以及科技基金方面我們會加大投入,這方面就按照r&d(科學研討與試驗發展) 的需求作出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