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顏色轉換:
  • 字型大小:
  • A
  • A
  • A

【運輸工務領域辯論】施家倫:做好減碳減排措施 建設綠色低碳澳門


發佈日期:2023/12/03
  • 分享至:

640 (44).jpg




立法會議員施家倫表示,回顧今屆運輸工務範疇的工作,在司長的帶領之下,有序開展包括增加房屋供應、推進交通行人設施優化等等在內的多項工程建設,取得不錯的成效。

正所謂萬丈高樓平地起,澳門要推進經濟適度多元持續發展,都與司長所主管的範疇息息相關,不但需要做好頂層設計與整體規劃之外,更需要確保工務運輸範疇的各項建設保質保量按期付諸施行。

現在和司長在低碳減排、產業綠色發展、回收利用及新能源汽車等幾個方面進行辯論:



落實“雙碳目標”規劃

面對全球氣候暖化的挑戰,是全球要面對及解決的問題。國家早在2020年便提出“30、60雙碳目標”,各產業的發展隨之向可持續及低碳的模式轉變。

特區政府在近年的發展規劃上都積極配合國家“雙碳”目標,不斷提升本澳環境質量和建設低碳城市,包括:“二五規劃”提出要制訂相關的行動方案;在《澳門環境保護規劃(2021-2025)》當中列明,要配合國家“雙碳”目標,訂立澳門應對氣候變化的目標和策略;亦在近期出台的經濟適度多元發展五年規劃中指出,要創新驅動、綠色發展,為爭取在2030年或之前實現碳達峰創造條件。可以見到,特區政府從各方面要推動澳門綠色低碳發展的決心。

澳門大學研究團隊都做了相關研究,提出促進澳門能源系統碳中和實現的技術路徑,澳門具有潛力發展成為中國碳中和的先行示範城市。

除此之外,特區政府也曾就相關問題答覆本人所提出的書面質詢,表明特區政府已經完成澳門的長期減碳策略研究,分析了澳門未來碳排放趨勢,評估不同範疇的減排潛力及提供實現碳中和的相關策略建議。現時就電力、陸路交通等領域推進減碳策略及目標進行工作制訂。因此,希望也可以介紹一下目前工作的進展如何,會從哪些方面繼續規劃及做好減碳減排的路線圖?



環境保護局局長譚偉文回覆表示,有關如何配合國家“30、60雙碳目標”的政策,澳門在這方面是有利的,據之前研究,澳門直接、間接排放方面,主要的排放源頭包括外購電力佔60%、本地發電佔10%、陸上交通佔13%。未來將致力推動電動車,以減少陸上交通排放,配合國家政策。可以針對性地將外購電力的陸電比例提高,本地發電會用碳捕集技術,以及推動電動車去減少陸上交通的排放,以達至配合國家的政策。



施家倫追問表示,未來在推進長期減碳策略的目標上,就制定工作方面是否更加需要一個藍圖?將相關路線圖規劃出來,讓市民及業界可以共同去推動。


譚偉文表示,關於路線圖的問題,會在不久的將來會提出長期減碳策略,作為澳門低碳發展的總方向,適時推出相關的政策去配合。



大型節慶盛事活動的綠色指引

隨著澳門經濟逐步復甦,多個大型演藝及體育盛事的舉辦,吸引了更多旅客前來澳門,特區政府更將建設“演藝之都、體育之城”列入未來的施政方針之中,不斷豐富澳門世界旅遊休閒中心的內涵。如何在開展各項大型活動中增加綠色元素,提升國際的影響力以及認受性,令所有參與者加深對綠色發展的認知度及進行綠色行動尤為重要。

在剛剛閉幕不久的杭州亞運會上,就將“綠色”理念貫徹在整個賽事當中,各項相關指標都有數據可追蹤,為減污降碳創新提供實踐的案例,也為未來舉辦大型活動的綠色管理提供參考。可以見到,在許多大型的國際賽事中,都可制訂各種綠色減排措施來實現碳中和的成效。

澳門在這方面其實都有積極的行動,在經濟適度多元發展五年規劃當中提出,制定並推出《綠色會展指南》,助力澳門打造成為“國際綠色會展示範之都”。同時,早在2022年舉辦的澳門國際環保合作發展論壇及展覽,就是本澳首次碳中和專業展會,今年的論壇更以“推動綠色創新 共建生態文明”為主題開展系列活動,可以讓其他會展活動提供參考。

明年正值重大節慶年份,相信將會有更多的大型節日盛事活動舉行。同時,從長遠來講,澳門為建設“演藝之都”、“體育之城”而引進各項大型演藝活動和體育賽事時,可否藉由這些大型盛事的舉辦之際,與經財範疇部門做好溝通,說好澳門雙碳故事的平台?會否也做好部署,增加綠色元素?會否在大型活動中設立碳中和實施的綠色指引,譬如通過碳普惠等方式,鼓勵團體在舉辦大型活動時可配合綠色指引,為環保貢獻一份力量?



運輸工務司司長羅立文表示,關於大型盛事、重大節慶活動等會否多些綠色元素,我們一定會做,一定會配合部門、企業做好有關綠色環保工作。

譚偉文表示,我們會配合有關部門,也有大型活動的減廢指引、會展活動的減廢和分類處理的指引,而今年的MIECF(澳門國際環保合作發展論壇及展覽)已經是碳中和的展會。



施家倫追問表示,現時大型活動都有減碳減廢相關的指引,就這方面也看到局長非常支持團體去開展減碳的工作,未來是否可以通過碳普惠的方式,再鼓勵更多社會團體去舉辦活動時配合這個指引,讓大家自願實施減碳措施,希望特區政府繼續推動。

譚偉文表示,會結合現時的環保fun的計劃,去推動碳普惠。



固體廢物回收處理

為達到“減碳”的目標,除了要帶動社會各方參與其中,另外一個重點便是對於廢物的處理。因受到疫情影響,2020-2022年澳門的城市固體廢物量明顯有所下降,但隨著今年各項經濟活動的復甦,可以預見人均城市固體廢物量將會再次上升。而澳門的地理空間有限,加上堆填區趨向飽和的情況,如何更好處理廢物回收就顯得更加迫切。

據了解,澳門的資源廢物主要出口外地,只有少部份會在本地循環再造。同時,受到內地近年廢物進出口政策調整的影響等因素,要擺脫澳門高度依賴外地的困境,就需要特區政府做好應對及規劃部署。

對此,特區政府曾表示會就符合要求的澳門資源物,運往內地循環再造之可行政策及措施,繼續與內地相關部委協商。想了解現時有關協商的情況如何?



羅立文表示,關於廢物運往內地的事情,是有兩個協議簽了,但到今天都難以執行,一個是廢車、一個是廢料,很難,所以沒有一個好的效果給大家。



做好電動車推廣

最後想談下關於澳門電動車推廣的問題。當前,發展新能源產業、尤其是環保電動車的推廣已經呈主流發展趨勢,特區政府為此先後推出電動車輛獲豁免機動車輛稅,《淘汰老舊摩托車並置換新電動摩托車資助計劃》,以及規定在各個公共停車場設置充電樁等措施,截至2023年8月,市民購買電單車時選擇電動電單車的比例,更已由計劃推出前約2%,增加至約26%,可見計劃成效逐步增加。

然而,目前有駕駛者為方便,會將電池拆卸下來拿回家進行充電,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所以,是否可以制訂相關的指引與宣傳?



羅立文認同本澳電動車數量增加速度慢,全澳25萬輛機動車,但其中電動私家車和電單車不足1萬輛,政府會持續呼籲和透過宣傳教育以增加電動車使用。

譚偉文表示,有關充電方面,看回數據主要電動電單車的使用者以停車場是充電為主,我們在49個停車場增加了600個充電位,在7個停車場增加了14個換電櫃,也在網頁中也都有電動電單車的小知識給使用者參考。





 
瀏覽次數:229

訂閱會訊
回最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