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顏色轉換:
  • 字型大小:
  • A
  • A
  • A

施家倫:多管齊下完善配套設施 推動「演藝之都」建設邁上新台階


發佈日期:2024/06/28
  • 分享至:

今年度本澳銳意發展“演藝之都”,持續吸引不同、國際性的大型展演落地,當局亦曾表示,去年政府及民間企業舉辦的大型演出超過二千項,各項藝文活動總共超過一萬場次,參與人次接近兩千萬,綜合度假休閒企業大型演唱會等活動觀眾達到一百萬人次,產生約十一億元票房的經濟價值,可見文化產業對澳門經濟的推動作用不容小覷,且未來發展潛力巨大。

為滿足“演藝之都”場地所需,近日當局選址路氹一片面積達九萬四千平方米的國有土地,臨時用作“澳門戶外表演區”,表演區位於機場大馬路及網球路交界、場地北迎網球路、東北面為機場大馬路,預計容納觀眾人數約為五萬人,無疑為未來本澳舉辦更多大型戶外演出活動,吸引國際展演帶來更大的空間。

值得注意的是,在場地預計容納五萬人的目標之下,城市承載力必然是需要長遠應對的問題之一,例如該地段附近雖設有輕軌站,按現時輕軌每節車廂最多載客約100人,每班車以兩節或四節車廂行駛,即每班車最多可容納400人,每小時單方向約8000人次,交通上能否妥當應對如此龐大的觀眾數量是疑慮之一,當局都應該思考如何優化周邊配套,為演出場地的長遠發展完善更多硬件設備,讓旅客有更優質、舒適的旅遊體驗。

5万人演出空地.jpg

與此同時,既然有了場地的“東風”,亦要加大力度做好演出項目的質量,包括今年度施政報告提到,“推出百老匯式演出季,透過上演具號召力的大型音樂劇演出,吸引外地旅客來澳觀演,形成文化消費氛圍,打造‘演藝之都’”,都期望能持續豐富演出項目,涵蓋更多樣化的藝術形式和題材,滿足不同觀眾的需求,以及不斷提升演出的製作水準和藝術水準,從場地、周邊設施、演出項目多管齊下,以增強澳門在文化產業的影響力和競爭力,推動“演藝之都”的建設邁上新台階。

 為此,本人提出以下質詢:

一、現時特區政府多個部門正為“澳門戶外表演區”進行方案設計及工程招標的準備工作,預計在明年投入使用。請問當局有否評估交通承載力問題,將如何做好周邊配套?

二、今年度施政報告提到,“推出百老匯式演出季,透過上演具號召力的大型音樂劇演出,吸引外地旅客來澳觀演,形成文化消費氛圍,打造‘演藝之都’”,請問相關工作情況如何?




 
瀏覽次數:100

訂閱會訊
回最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