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顏色轉換:
  • 字型大小:
  • A
  • A
  • A

李良汪:關注青少年精神健康


發佈日期:2022/04/01
  • 分享至: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資料顯示,精神衛生疾患中有半數於14歲開始患病,大多數病例由於未被發現而沒有得到治療,而全球約有10%至20%的青少年出現精神健康問題。特區政府亦曾指出,近年本澳青少年自殺死亡原因,有部分與精神疾病有關【註1】。值得指出的是,有關青少年雖然沒有外顯的情緒或壓力反應,但往往不擅長表達個人不安情緒,尤其與他人交流或相處時會顯得更為遲疑,若遇到對他們重要的情緒事件時,容易一觸即發【註2】。

澳門學生學習.jpg


為加強對青少年精神健康的關注,衛生局、教育及青年發展局、社會工作局透過跨部門合作,並聯同相關機構成立“以愛同行—關注青少年精神與身心健康工作小組”【註3】,為本澳青年提供支援及治療。同時,相關部門亦有為各種特殊兒童及青少年開展心理、精神及輔助教育服務,開辦照顧精神健康的進修課程予教師及家長,並持續提升精神健康服務的可及性,讓民眾在無需轉介的情況下,可自行前往各區衛生中心預約使用心理保健門診服務。

然而,面對精神健康問題,即使成年人亦未必能完全理解自身狀況、正確識別病症及準確判斷風險,更遑論仍身處發育階段的兒童及青少年。故此,當局有必要從政策層面提供支援措施,為青少年及家長作出應有的支持及協助,減低相關家庭的壓力與負擔,避免因此而衍生更多社會問題,甚至不幸事件。


學習壓力.jpg


為此,本人提出質詢如下:

一、除了增設門診地點、增加校園和社區宣傳、開展心理質素及家庭關係活動、推廣珍惜生命的網絡宣傳及遊戲、追蹤高風險行為學生個案,以及加強學生輔導服務等措施外,針對隱性精神健康疾病情況,當局有何具體措施能有效發現社區潛藏個案,在情況發生或惡化前作出輔導及治療,以提升工作成效?

二、在疫情持續影響下,近年各校為配合防疫措施而多次調整教學安排,學生面對由面授教學轉為網絡教學模式的轉變,以及要銜接升學課程而必須追趕進度的壓力,容易產生學習焦慮。當局對此情況有否主動收集相關資訊及數據,以掌握實際情況並提供支援,解決防疫階段所產生的學習困難?

三、調查顯示不同年齡層的抑鬱、焦慮及壓力均有所不同【註2】,當局有何具體且針對性的支援措施,以緩解不同年齡層的精神壓力與學習焦慮,確保青少年精神健康?

 



參考資料:

【註1】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入口網站:《衛生局呼籲社會關注青少年精神健康 積極推動自殺防治守門員的培訓工作》,2021年9月3日,https://www.gov.mo/zh-hant/news/777212/。

【註2】聖公會澳門社會服務處:《發佈“澳門中學生情緒與心理復力(抗逆力)研究調查”》,https://skhssco.org.mo/news/發佈「澳門中學生情緒與心理復力抗逆力-研究調/。

【註3】衛生局:《“以愛同行-關注青少年精神與身心健康工作小組”入校支援》,2021 年 2 月 6 日,https://www.ssm.gov.mo/docs/18886/18886_aab0fb39752d45618199cc641ce46c64_000.pdf。




 
瀏覽次數:798

訂閱會訊
回最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