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顏色轉換:
  • 字型大小:
  • A
  • A
  • A

【房屋政策】李良汪促檢視經屋訂價免違政策原意


發佈日期:2024/03/01
  • 分享至:

房屋局日前表示,為善用公共資源及加快社屋分配,按現行《經濟房屋法》規定,將現有411個因退回或仍未出售的經屋空置單位轉換為社屋用途。民众建澳聯盟理事長、立法會議員李良汪表示,經屋的空置問題一直為社會詬病,有關情況不僅造成經屋資源及公帑浪費,同時亦不利相關樓宇推動日常管理工作,為此,早前已就經屋政策的成效向當局提出口頭質詢。樂見政府聽取社會意見,從善如流作出改善,並認為是次推出的措施有效運用社會資源,讓更多有需要的家庭能盡快上樓,保障各階層居民的居住權益,值得社會認同。



1709264058976984.jpg

民众建澳聯盟理事長、立法會議員李良汪



階梯銜接出現斷層

但他指出:居住問題與居民生活息息相關,甚至影響人生規劃。政府為回應社會不同階層對住屋的需求,推出包括經屋在內的房屋5階梯政策,原意雖好,惟隨著近年各項房屋政策措施不斷推進及社會實際情況發生變化,5階梯的銜接出現斷層,名存實亡,加上定位不清晰,令相關政策已不合時宜。

他以早前公布的2019年期經屋價格為例,相關經屋項目位於新城B4、B9及B10地段,單位實用面積每平方米售價平均約35,600澳門元,即呎價約3300澳門元,比2019年入伙,同屬「舊經屋法」規範的青洲坊大廈價格大幅上升逾72%。自售價公布後,他相繼接獲多名輪候人士質疑價格不合理。不單令輪候者當中部分收入水平較低的人士壓力加大,更對當局「興建經濟房屋為協助具特定收入水平及財產的居民解決住屋問題」這一政策原意存疑。尤其按照「舊經屋法」規定,經屋售價更應考慮買受人的購買能力,樓宇座落地點、建成年份,單位在樓宇總體結構內的朝向及位置、面積及類型等因素。若按照統計暨普查局資料,本澳居民2023年10月至12月收入中位數為2萬澳門元,與2019年及2018年同期數據相若。在居民近年收入沒有上升的情況下,質疑當局沒有考慮輪候人士購買力,更無法合理解釋是次大幅調升售價的理據。


另一方面,2019年經屋按照「舊經屋法」規定,單位可於16年不可轉讓期屆滿後於市場轉讓,但須向房屋局繳付補價。有居民質疑過去多個經屋項目,補價均在50至60%之間,部分甚至在50%以下,但是次項目補貼比率為60至70%的合理性。



李良汪指出:根據政府過往做法,經濟房屋補價計算會按3家估價公司數據,並根據審慎保守原則,結合外圍環境預測以及本地與鄰近地區採取穩定樓價的系列措施等因素得出。但以是次轉讓需付60至70%的補價的情況,倘居民於16年後因家庭需要置換新居,需要向政府支付大額費用;尤其近年本澳整體住宅樓價下跌,更令居民擔心「血汗錢」屆時將變成「負資產」,定必影響出售意願,「除咗影響經屋流轉,同時亦令佢哋自己既生活環境冇辦法改善,變成雙輸局面。」


他稱,過往當局公布經屋項目開售,除了透過行政長官批示公布售價及補貼比率,還會在新聞資訊中具體說明,訂定呎價的標準,在此基礎上再按單位座向、樓層、位置和類型而定出單位具體售價,以及補貼比率的構成因素。而是次公布售價資訊粗疏,缺乏清晰內容,難以令社會尤其輪候人士知悉具體構成要件。促請當局應按照過往做法,盡快就是次定價標準向社會作出詳細及清晰說明,包括當中各組成因素與佔比,釋除公眾疑慮,以增加施政透明度。同時,促請當局檢視相關售價及補貼比率合理性,以免影響居民購買與轉售意願,有違落實「為居民解決住屋問題」政策原意,最終令房屋5階梯政策無法有效實施。




 
瀏覽次數:106

訂閱會訊
回最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