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顏色轉換:
  • 字型大小:
  • A
  • A
  • A

【議程前發言】宋碧琪:做好公私營醫療角色定位 促進醫療體系整體發展


發佈日期:2023/12/10
  • 分享至:

立法會議員宋碧琪表示,特區政府為解決“看病難”的問題,近年不斷加大對醫療服務資源的投入,特別是在基礎設施上興建離島協和醫院,並在公營醫療服務上擴展專科服務,以補足本澳醫療短板。除此之外,亦籍助離島協和醫院的發展契機,積極落實“旅遊+醫療”的發展,以更大力度推動大健康產業在本澳的經濟發展中進一步提升效能。

1702184308847388.jpg



然而,在公私營醫療資源不對等下,公營醫療服務所佔市場份額比例逐漸擴大,私營醫療服務則不斷被壓縮。當然這不僅涉及資源,亦涉及到政策發展的不對等,尤其為了更大回應社會在醫療服務的訴求,特區政府近年亦積極出台了一些醫療保障的政策,如免費醫療人群的擴大、免費醫療服務的類型增加,這也進一步拉開了公、私營醫療服務發展的距離。即公營越做越大,私營越來越難做。雖然之前社文司司長在施政辯論時表示,私人醫療機構亦要抓住機遇,跟上產業發展步伐。實然,不是私人醫療服務不想抓住機遇,而是在機遇面前,往往受到政策及市場局限的影響,尤其特區政府並沒有因應市場的需求放寬醫療服務準入,反而越限越嚴,變相削弱了醫療服務的提升及發展空間。

在公私營醫療服務的差距化發展下,澳門的醫療人資市場亦出現了專科不足、西醫過剩的現象。在私人醫療服務市場無法擴展下,不少在外寒窗苦讀的醫科學子一畢業就失業,這就業問題成為了當前醫療發展最要直面的問題。特區政府有必要針對新發展、新情況出台針對性措施,尤其要注重平衡公私營醫療發展,應進一步放寬私人市場服務,為醫療專業人才提供更大的發展空間,並團結私人醫療的力量,做大、做強本澳醫療服務的品牌。


為此,她提出以下建議:

01

特區政府表示明年將審視醫療機構牌照制度,增設日間醫院牌照,為私人市場創設條件。然而,本澳實行醫藥分家政策,即使受市場歡迎的打疫苗服務,私人醫生只可以開處藥方讓就診著到藥房購買,並不能將疫苗存放在診所,這樣的服務對遊客來講是極大不便,更使私人醫療服務錯失發展的機遇。為此,建議特區政府在審視新的發牌制度的同時,亦要在政策上作出檢視,以持續放寬私人市場準入服務,更大推動私人醫療服務趕上社會發展步伐。

02

本澳現時已出現專科醫生不足、西醫過剩的情況,這也形成了醫科畢業生就業難的問題。根據人才發展委員會作出的《2020-2023年澳門醫療專業人員供求預測研究報告》中指出:專科醫生是由普通科醫生透過專科培訓而來,公營醫療機構的專科醫生供應與專科培訓實習醫生的開考相關,因此專科培訓實習醫生的開考可能使普通科醫生的數量下降。但是本澳的專科培訓實習醫生的開考招收人數少,如2019年開考,符合資格的投考人59人,最終收30人,2021才能入職專科醫生職位,至今仍未進行新一期專科培訓開考,這也使普通科醫生要向專科發展變得更漫長,間接也影響了醫科畢業生就業的問題,為此,建議特區政府應加大、加快專科培訓實習醫生的開考工作,以更好穩定醫療服務人資市場的發展。





 
瀏覽次數:237

訂閱會訊
回最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