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顏色轉換:
  • 字型大小:
  • A
  • A
  • A

【民众講壇】探討優化醫療券 冀適時檢討與調整


發佈日期:2024/08/09
  • 分享至:

WeChat 截圖_20240809173259.jpg

  

由民众建澳聯盟主辦、澳門匯賢社協辦、澳門基金會贊助的“民众講壇”於昨(23)日下午三時假民众建澳聯盟綜合活動服務中心舉行,以“優化醫療券 研設過渡全民醫療”為題,探討醫療券計劃實施接近十五年的成效及未來優化、改革的方向等。

主講嘉賓包括立法會議員、民众建澳聯盟理事長李良汪,北區社諮委許治煒,醫務委員會委員梁文健及澳門社會綜合研究學會會長葛萬金,湯耐冬主持。


WeChat 截圖_20240809173331.jpg

立法會議員、民众建澳聯盟理事長李良汪


李良汪表示,政府於二OO九年推出醫療補貼計劃(醫療券)旨在補貼居民醫療開支,扶助私人醫療機構發展,推廣家庭醫學制度,鼓勵居民重視個人保健。然而該計劃實施至今十五年,能否達到預期成效,當局需要檢視。建議除了考慮適當調升醫療券金額外,亦需加強家庭醫學制度的發展,並提高居民健康預防意識。他提到,特區政府於2019年委託學術機構進行的《澳門醫療保障制度》研究指出,澳門現行的多層次醫療保障制度覆蓋面廣和保障水平高是適合澳門的較佳選擇,且有三分二居民認同維持現行醫療保障制度,最終未有對設立全民醫保的訴求作實際回應。但他認為,當中有三分一居民期望當局實施全民醫保,當局不能忽略相關人士訴求。尤其本澳居民對醫療需求越來越多樣化,現有的醫療保障制度已無法完全滿足就醫需求,建議政府應將全民醫保制度重新提上議事日程,推進本澳醫療改革,減少公營醫療機構輪候時間,讓居民有更多就醫選擇。


WeChat 截圖_20240809173342.jpg

北區社諮委許治煒


許治煒表示,特區政府為居民提供了較好的基礎醫療制度,但過往接獲不少居民反映公營醫療機構輪候時間長,而醫療券六百元無法完全覆蓋私營醫療機構就診費用。另一方面,特區政府一直秉承“預防為主、妥善治療”的理念,但居民在實際生活中,醫療券多數用於治療方面,忽視預防檢查的重要性,建議應持續優化、擴大醫療券使用範圍,探討及研究推動全民醫保與家庭醫生制度相結合,不斷優化醫療制度。


WeChat 截圖_20240809173354.jpg

醫務委員會委員梁文健


梁文健表示,隨着越來越多居民出現亞健康狀態,甚至不少年輕人患上慢性病,需要長期吃藥、複診、保養等,醫療券金額已無法滿足居民需求。然而,長遠而言,如何提升居民對健康關注及預防的意識才是重要的,惟有居民主動關注健康,提升身體質素,才能減輕醫療資源支出。建議社會各界加強健康宣教,提高健康意識;另外亦呼籲私人醫療機構可以進行改革,加強與公營醫療機構的互補及合作,共同推動醫療的長遠發展。


WeChat 截圖_20240809173406.jpg

澳門社會綜合研究學會會長葛萬金


葛萬金指出,醫療券發放至今由初期的混亂到現在已經基本規範化使用,但多年來藥品及醫療成本上漲,六百元的金額早已經不夠用,認為可以針對部分非免費醫療人群,靈活的增加醫療券金額,支援相關群體就醫需求。另外,呼籲當局持續發展及適當平衡私人醫療機構,如協調及鼓勵私人醫療機構增加夜診時間等,讓居民增加對私人醫療服務的選擇,減輕免費醫療的支出,讓醫療券發揮最大成效。


WeChat 截圖_20240809173417.jpg




 
瀏覽次數:314

訂閱會訊
回最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