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政府公佈《澳門環境狀況報告2022》,當中顯示2022年澳門總污水處理量較2021年增加4.3%,在處理污水方面,氹仔污水處理廠、路環污水處理廠和澳門跨境工業區污水處理站均能夠符合有關標準和規定,但澳門半島污水處理廠則因進廠污水的污染負荷偏高,導致出現部分指標超標的情況。
事實上,澳門半島污水處理廠作為澳門首座公共污水處理廠,服務著澳門半島大部份地區,多年來卻一直超負荷運作,雖然政府去年通過升級工藝技術,進一步緩解污水處理廠處理後的污水中多項污染值超標的問題,但仍然未能徹底根治,對居民生活環境和城市市容造成影響。
為此,本人曾於去年通過書面質詢了解政府在建設港珠澳大橋珠澳口岸人工島污水處理廠進度如何,並得到政府回覆表示爭取於去年年底進行公開招標。但其後政府亦表示因疫情影響,使招標工程延後至今仍未重新公開招標,使社會擔憂有關工程將會進一步延後落成。
與此同時,新城A區第一、二期公屋預計將於2026年前竣工,可以預見會較港珠澳大橋珠澳口岸人工島污水處理廠落成時間提前。同時,“東區-2詳細規劃草案”亦提出未來新城A區的污水以污水管道收集,由南向北排放,通過污水泵站及污水壓力管道排至澳門半島污水處理廠處理,預料届時澳門半島污水處理廠壓力將百上加斤,為此,政府有必要做好澳門半島污水處理廠應對預案,以避免排放不合規格的污水,為新城A區帶來嚴重的海水污染問題。
為此,本人提出以下質詢:
一、由於受疫情影響,使港珠澳大橋珠澳口岸人工島污水處理廠工程至今仍未有重新招標,政府於今年施政方針當中提出期望會進一步優化招標案卷的條款後才開展招標工作,為此,請問政府目前有關工作進度如何,能否如期於下半年內開展招標工程?
二、隨著未來新城A區第一、二期公屋預計將於2026年前竣工,可以預計會於港珠澳大橋珠澳口岸人工島污水處理廠落成前,而區內污水將由污水管道,通過污水泵站及污水壓力管道排至澳門半島污水處理廠作處理。然而,目前澳門半島污水處理廠已經處於負荷偏高的情況,加上未來的污水處理,政府有何應對預案,以避免屆時大量排放不符合標準污水,造成嚴重的海水污染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