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顏色轉換:
  • 字型大小:
  • A
  • A
  • A

宋碧琪:構建線上無障礙平台 完善殘障人士就業培訓


發佈日期:2021/06/26
  • 分享至:

隨著社會發展迅速,殘疾人士對社會權益訴求不斷增多。特區政府以“社區為本,參與共融”為宗旨,除不斷加大基金及津貼力度外,近年來,特區政府更是加大資源支援殘疾人士就業,以滿足殘疾人士的實際需求。然而,由於就業手續繁複,雖援助計劃全面,但由於殘疾人士發展空間少,教育及培訓力度不足,長期缺乏良好的保障及推進工作。現時,殘疾人士受過高等教育者不足四成,難以滿足社會需求,當局應加快優化行政程序,完善相關培訓及教育深度,以提升殘疾人士就業能力。

手語-1.jpg


現時,建造無障礙社會已成為各個國家及地區的共識。近年來,當局雖不斷完善無障礙設施工程,但僅是修補形式,未能形成有效的無障礙環境。當局近年已完成逾4,000項次無障礙工程,然而總體成效不大,且未能與周邊設施相結合。例如當局曾表示會於年底在漁翁街中德學校旁的行人天橋加裝升降機。但有居民反映,即使加裝升降機後,過到對面街後,上到水塘仍需攀爬幾十級台階,限制殘疾人士出行,無障礙設施未能與周邊環境結合,殘疾人士活動空間仍受限,無法處理更多社會事務。現時,鄰近城市已透過線上線下模式,在構建無障礙環境機制的同時,亦推進數字化信息無障礙建設,以多元化方式推進殘疾人士能更好、更主動融入社會。特區政府應加快搭建殘疾人士溝通社會的橋樑,以加深社會及殘疾人士的雙向認同感,讓殘疾人士能更好體會國家社會發展成果。

殘疾人就業.jpg


為此,本人提出以下質詢:

1. 殘疾人士求職登記後,仍需僱主安排培訓,缺少相關配套,導致多數殘疾人士學習時間短,難以捱過試用期。當局雖推出的顯能小組等協助居民就業,然而近年殘疾人士使用求職登記人數每年不過百人。由於培訓期短,缺少專門針對性的教育培訓,導致殘疾人士參與社會意欲較低,成效難以體現。請問當局現時顯能小組已協助多少人次,成效如何?鄰近城市有培訓學校已提出長效教育機制,培訓殘疾人士專業技能,以更好投入社會。當局會否考慮提升殘疾人士培訓及教育深度,為殘疾人士提供技術支持,以令殘疾人士有一技之長,並提高措施成效,推進殘疾人士融入社會?

2. 當局在完善軟硬件的同時,隨著智慧城市概念的推出,不少城市已建立殘疾人士平台,從線上線下增加殘疾人士就業、創業、辦理事務的便利性,同時促進殘疾人士跟進社會發展,加強殘疾人士自信心。現時,本澳對殘疾人士的保障及發展仍難形成有有效體系,導致殘疾人士難以跟上社會發展腳步。特區政府會否考慮建設線上平台,以整合相關資源。同時,利用平台聯通灣區,給予殘疾人士更多空間發展?

3. 內地關愛殘疾人士雖起步晚,但進展迅速,鄰近城市佛山、廣州已有團隊針對殘疾人士摸索出獨特的經營模式,且可由殘疾人士獨立處理,並透過手語卡、手寫板讓顧客與殘疾人士雙向互動,目前已步入良性循環,為殘疾人士貢獻多個工作職位。政府會否參考借鑒成功經營模式,為企業及殘疾人士求職者構建良好發展態勢?




 
瀏覽次數:435

訂閱會訊
回最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