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顏色轉換:
  • 字型大小:
  • A
  • A
  • A

民青會組織青年走訪茨林圍了解保育情況及居民生活


發佈日期:2023/03/20
  • 分享至:

  為提升青年對本澳城市發展及各項政策措施的關注,推動青年積極參與社會,為本澳未來發展建言獻策,民众青年會日前舉辦“力遊社區”活動,該會會長、立法會議員李良汪,理事長、中區社諮委莫超群,組織該會十多位骨幹成員及青年走訪約四百年歷史的茨林圍,是次走訪活動,並邀請了民間信俗(澳門哪吒信俗)傳承人、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代表性傳承人葉達先生為參加者進行深入講解,讓青年進一步了解茨林圍的發展及居民生活實況。


640 (2).jpg

640 (3).jpg


  有參與的青年表示,茨林圍見證着聖保祿教堂的興衰,圍內更有三處聖保祿學院圍牆遺跡,是大三巴景區的重要組成部份,但圍內多間房屋因沒有業權登記,無法安裝或加大水、電錶,居民多以搭錶共用水、電,使喉管外露影響整體觀感,希望特區政府制訂解決方案,改善圍內生活環境。

  亦有青年指出,從旅遊發展的角度,政府應善用圍內的古井、古樹及圍牆遺跡等具歷史價值的地點發展成旅遊資源,並活化圍內的公共環境,藉此與周邊的旅遊景點串聯,吸引遊客走進茨林圍,增加本澳文化旅遊元素,帶動社區旅遊發展。


640 (4).jpg


  李良汪在總結時指出,茨林圍是本澳碩果僅存的圍村,承載着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但圍內的市政環境、土地利用仍有較大的改善空間,尤其存在已久的水、電錶安裝問題,冀特區政府能積極協調有關部門解決。他亦提到,世遺大三巴位處的中區-2是澳門現時的傳統商業樞紐及遊客人流較集中的區域,需平衡城市發展和文化遺產保育,期望特區政府日後開展中區-2詳細規劃時,能多聽取社會的意見,為居民構建宜居社區。是次組織青年實地走訪,旨在讓青年多關注本澳的歷史及社區發展,共同探討在城市發展與文化保育之間應如何取得平衡,並從不同角度探討政府政策措施,引發青年多角度思考,互相交流彼此的看法及建議,以集思廣益,提升青年對政府政策的理解及關注。




 
瀏覽次數:401

訂閱會訊
回最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