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疫情影響,本澳近年失業率持續高企,根據統計局資料,2021年十月至十二月開始,本地居民失業率一直處於4%以上的高水平,就業情況持續惡化;25至34歲年齡層的失業人數更持續創出新高,亟待關注與支援。民众青年會會長、立法會議員李良汪指出,青年失業情況越趨嚴峻,要更好地推動及支援青年就業,關鍵還是當局推出有效措施,落實外僱退場機制,釋出職位空缺,並優化資訊與配對平台,多渠道增加包括青年在內本澳居民的獲聘機會。
民众青年會會長、立法會議員李良汪
李良汪表示,疫情持續兩年多以來,各行各業均受到前所未有的衝擊,即使高學歷及具有一定工作經驗的人士,在現時的社會狀況下,亦面臨失業困境,遑論剛畢業及缺乏工作經驗的青年人,要投入就業市場,或覓得與攻讀專業對口的工種,更是難上加難。他引述統計局數據指,今年四月至六月,本地居民失業率上升至4.8%;另外,今年第二季,本澳34歲以下居民的失業人數為5700人,當中,25至34歲組別的失業人數更升至4500人,是自1992年以來最高水平,顯示青年失業情況越趨嚴峻。
他又稱,特區政府早前雖然推出增聘本地僱員補助計劃,及延長大專助學金償還期及中止償還欠款的特別措施,以支援包括青年在內的居民就業,同時暫時紓緩畢業生的還款壓力。但他指出,在疫情持續影響下,本澳各行各業人資需求放緩,對增聘本地僱員補助計劃的申請將造成一定影響;而延長助學金還款期方面,亦只能解決短時間內的困境。建議當局因應本澳實際情況,盡快對上述項目作出檢討及優化,包括適當延長增聘本地僱員計劃的“特定期間”和申請期,以及加大補助金額,尤其針對青年就業方面,應作出調整及針對性支援,回應社會需求。
李良汪認為,除了短期的經援措施,要更好地推動及支援青年就業,關鍵還是當局推出有效措施,釋放更多崗位空缺以增加獲聘機會。本澳在疫情期間因應防疫需要,有各類短期職位聘用臨時工作人員,促請當局嚴格監督,確保相關職位必須遵循優先聘請本地居民原則。另外,現時博企、銀行、品牌零售等大型企業當中,仍有不少適合本澳居民從事,但正由外僱擔任的文職、櫃枱及銷售等崗位,當局對此必須嚴格監督、認真審視,落實外僱退場機制,釋出職位空缺,並持續優化相關資訊與配對平台,多渠道增加包括青年在內本澳居民的獲聘機會。
長遠而言,建議當局透過與本澳高等院校合作,持續開辦具國際或國家專業認證的帶津培訓課程讓本澳青年就讀,提升自身競爭力;並在與內地企業合作推出見習計劃幫助青年了解內地新科技、新產業、新業態發展模式的基礎上,進一步建立與大型企業的對接渠道,讓本澳青年能在考取專業及職業資格認證後順利與相關機構職位銜接。他又建議當局可參考鄰近地區,研究設立青年大灣區就業激勵計劃,針對前往大灣區就業的青年群體給予補貼,以更好地推動及支援畢業生與青年就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