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众建澳聯盟理事長、立法會議員李良汪
12月3日是聯合國訂立的“國際復康日”,目的是倡導殘疾人士融入社會。民众建澳聯盟理事長、立法會議員李良汪表示,“國際復康日”傳遞的是“均等機會,全面參與”的訊息,樂見特區政府近年持續透過不同方式構建和諧共融的社會環境,關顧不同類別和程度的殘疾人士;日前當局亦透過舉辦大型共融文藝滙演,宣揚多元共融、平等參與的訊息。他認同相關工作及活動對殘疾人士參與社會有正面作用,但要真正達至支持殘疾人士融入社會,更應透過法制建設及完善本澳無障礙環境。
李良汪表示,以無障礙出行為例,儘管近年相關部門於本澳公共道路設置多項無障礙設施,但在實際生活中卻難以真正實現無障礙通行。有視障人士多次反映,因導盲磚設計存在缺陷或被外物阻擋,令導盲效果大打折扣,更阻礙出行。他認為,推動殘疾人士融入社會的第一步是便利出行,惟本澳現行的《建築障礙的消除》法律沿用至今逾40年,早已不合時宜。當局於2018年推出《澳門特區無障礙通用設計建築指引》時亦曾指出法律使用多年,難以滿足社會發展所需,故才於短期內推出《澳門特區無障礙通用設計建築指引》。建議當局持續收集殘疾人士在使用中的實際訴求,有規劃、有進度地落實無障礙通道的建設和使用,以及持續宣傳無障礙環境,提高居民對殘疾人士的關愛與認知,共同構建無障礙環境。
此外,《澳門特別行政區2016至2025年康復服務十年規劃》將於明年屆滿,規劃中有關“無障礙通道設施和交通”的長期階段曾提及,“研究透過修法、立法或其他方式要求全澳工程必須遵照《澳門無障礙通用設計規範指引》進行設計及建設。”李良汪建議藉明年相關規劃開展新一階段工作,當局應對無障礙環境建設作出全面系統規定,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無障礙環境建設法》,設立專門法律,完善頂層設計,為推動建設無障礙設施鞏固法律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