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了解新口岸及附近一帶居民的意見和訴求,民众建澳聯盟日前於本會轄下新口岸服務處舉辦“民眾座談會”,民建聯副秘書長甘承偉、常務理事唐可嵐,以及社區幹事黎俊滔、談兆鵬和張禎喜,與新口岸區內居民互動交流,以便收集居民對社區情況的意見及建議。
有居民指出,《升降設備安全法律制度》及其配套法規於今年四月一日正式生效,相關法律要求管理公司及業主等責任人,需聘請檢驗實體負責升降設備年度檢驗之工作,但現時可供選擇的檢驗實體較少,費用昂貴,變相增加了居民的經濟開支,希望當局關注相關情況。有居民反映,新口岸區欠缺民生配套,特別在醫療衛生方面,居民經常需要跨區進行求診保健,往來交通費時,尤其對長者造成不便,期望政府未來能在區內興建醫療站或衛生中心,以回應市民訴求。此外,有長者表示,現時領取的養老金或其他福利保障等,難以支撐不斷上漲的物價開支,希望政府能適時調升各項福利水平,保障長者生活。
民建聯代表指出,《升降設備安全法律制度》的立法原意是確保設備的安全性,以保障居民的日常安全。然而,由於現時政府授權且合資格的檢驗實體選擇較少,使小業主需承受高昂的檢測保養支出。建議政府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加快審批程序,讓市場引入更多競爭,增加居民合理選擇,減少經濟負擔。同時,應持續檢視相關法律的實施情況,適時檢討及作出調整,並應在過程中向居民作出必要及針對性支援,使法律更具實效。
醫療配套及社會保障方面,本會代表認為,各區的醫療配套近年已逐步完善,建議政府藉新口岸兩項政府辦公大樓工程正興建為契機,積極研究開設衛生中心或衛生站的可行性,滿足該區民生的長期需要。同時,應儘快檢視本澳各項社會福利水平,尤其應研究建立養老金與最低維生指數掛鈎的機制,讓居民退休後生活得到最基本保障。
未來,本會將繼續以各種途徑收集居民意見,並透過不同形式向政府反映,推動當局優化社區建設,提升民眾生活質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