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與港澳全面恢復通關,在旅遊局的積極推廣及相關鼓勵措施的作用下,內地團客及自由行訪澳客量持續增長,當局於月初已將日均旅客量由預計四萬人次上調至五萬人次,而本澳多條國際航線正加快復航及增班,預計為市場帶來更多國際客源。民众建澳聯盟社會事務委員會副主任、北區社諮委陳茵茵認為,本澳旅遊業復甦速度比預期快,各行各業亦緊追節奏,但短期內人資回復至疫前水平仍需時間。
民众建澳聯盟社會事務委員會副主任、北區社諮委陳茵茵
她指出,疫後本澳經濟復甦,人力資源需求增大。有從事旅遊、餐飲等服務性行業的中小企人士反映指出,因薪酬福利要求、工種與大型企業存在差距,本澳居民未必首選中小企,常出現“有人見工但請不到人“的情況。而坊間則充斥著市民反映找不到工作,長期處於失業的問題。她建議相關政府部門進一步細緻職業配對,並且讓各年齡層的本澳居民更清晰旅遊、餐飲等服務業崗位之間的差異性。
旅遊業人資方面,陳茵茵指出,導遊、旅遊巴司機經過疫情三年艱苦時刻,部分人員因轉行而造成行業自然流失屬正常,即使重回崗位也需時調整,相信業界人士會自行調節。她亦指出,隨著旅遊、會展業復甦以及國際旅客增多,業界對高質導遊需求,尤其是通識外語導遊的需求明顯增加,然而願意投考導遊並且選擇入行的青年不多。期望相關部門加強青年對導遊行業的了解、包括宣傳導遊專業形象和前景,吸引待業青年人加入,更好提升未來本澳整體旅遊服務質素。至於現時本澳旅遊業出現零星的非法導遊、團客乘公共巴士出行、零負團費旅行團、“走水團”等問題,她認為十分影響本澳整體旅遊服務質素及形象,期望當局加強與內地和本澳業界的溝通,加強有效的共同監管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