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顏色轉換:
  • 字型大小:
  • A
  • A
  • A

【民防綱要法】葉桂平︰民防法防範恐慌性資訊傳播


發佈日期:2019/07/23
  • 分享至:

167-1.jpg


  澳門特區《民防綱要法》草案自去年公開諮詢以來,社會各界廣泛發表意見,城市大學澳門社會發展研究中心主任、民众建澳聯盟副主席葉桂平表示,在社會廣泛討論後提出的優化方案,能進一步嚴謹相關的定義。他認為用立法來適當對恐慌性虛假資訊的傳播施加短期限制,對社會重大利益受到威脅時能構建防火牆,取態正確。


  社會各界對《民防綱要法》第廿五條“突發公共事件下妨害公共安全、秩序與安寧罪”新的條文表述發表意見和建議,葉桂平接受澳門日報訪問表示,在研讀法律條文前,首要在於明晰其內在定義。很多人誤以為條文針對的就是謠言,這顯然是不正確的。通俗的說,條文施加限制所針對的,應是一些在民防狀態下的具有製造恐慌或混亂性質的假消息,本質上帶有明確故意的犯罪意圖,而不是一般理解上的謠言或者惡作劇式玩笑。因此,將其歸納定義為恐慌性虛假資訊可能會比較準確。


  經歷過兩次大風災,本澳居民對民防狀態下面對的生命財產威脅有相當的認知,也知道這個狀態屬於非常時期,持續的時間不會很長。他表示,澳門市民作為特區的一分子和利益相關者,在民防狀態下,自己與家人朋友都處於危險中,刻意製造與傳播恐慌性虛假資訊的可能性很小。如果真的有恐慌性虛假資訊,其來源於澳門以外的可能性反而較大。所以用國際關係視角來分析就有了必要性。


  葉桂平指出,正如冷戰結束後一段長時間,全球化日益興起,國家間強調合作與國際規則。但在最近年出現了反全球化、貿易保護主義抬頭等現實主義回潮的現象,國家之間更多地強調競爭甚至敵對。其他國家或經濟體採取的競爭甚至敵對性行為不再僅僅是理論上存在,而是實際發生的現實,各個國家與經濟體都不得不認真面對來自境外的威脅。


  澳門是中國的一個特區,經濟結構比較單一,人口密集,面積又小,作為“一國兩制”成功實踐的典範,澳門特區還不得不考慮來自境外的針對國家安全、特區安全、特區經濟安全、特區民衆生命與財產安全、特區社會秩序的威脅。從研究國際關係的角度,特區以外其他國家或經濟體,甚至是特定的政治或經濟利益集團,製造恐慌性虛假資訊來打擊澳門的可能性不僅僅是理論上存在的,也是會有可能發生的,不得不防。


  葉桂平認為民防狀態持續時間有限,市民的生命財產面對重大而且實在的威脅,因此,針對極有可能產生於境外但影響澳門的恐慌性虛假資訊,對其傳播制訂一些短期限制,從理性分析來說是合適的。當然,如何制訂限制規範則是在這個大原則下可以具體討論的問題。


  他表示留意到特區政府在澳門市民廣泛討論後提出優化方案,新條文進一步嚴謹相關的定義,在字眼上更明確,不再存在灰色地帶,值得肯定與支持。儘管不太同意有人認為的,所謂這就是謠言罪或者假設這是不適當地限制言論自由的說法,但也尊重他們的言論自由。實際上,法案的諮詢和討論過程,大家正正是在享受與行使言論自由的權利,完全可以通過討論與理性分析形成共識,目的就是要把《民防綱要法》立得更好。


     為保護市民的生命與財產利益,面對恐慌性虛假資訊的實在威脅,葉桂平認為用立法來適當對這些恐慌性虛假資訊的傳播施加一些短期限制,是為保護一個實際受威脅的重大利益時構建一道防火牆,取態是正確的,不太認為會對言論自由造成不必要的限制。事實上,在民防狀態的特殊情況下,如果無限放大言論自由的權利並無限假設不太可能發生的不適當限制,然後把言論自由定為要保護的利益,把市民的生命財產當成是防火牆,理性來說就是有點本末倒置。


  葉桂平形容澳門是個幸福美好的家園,大家在問題面前應多注重理性分析思考。畢竟,災難面前更需要的是互相支援,同舟共濟,而不是互相猜忌。他認為更應該考慮的是極可能來自澳門以外的敵對或者別有用心地要破壞“一國兩制”事業的恐慌性虛假資訊的威脅,共同構築一道合適的防火牆,相信只要大家都可以看到這一點,理性思考一下,要形成共識並不是難事。



 
瀏覽次數:629

訂閱會訊
回最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