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局昨安排公屋委員會成員參觀設於青洲社屋青泉樓停車場的青洲坊大廈兩房及三房廳示範單位。有委員滿意用料質量,認為較過往的經屋及一些私人樓宇還好,但批評三房廳示範單位的間隔設計不夠實用,廳間被七道門割裂得支離破碎,桌椅沙發無處可放,需要改善。
七門割廳家具難擺
委員吳在權參觀後被傳媒要求為示範單位打分,他指單位整體的手工和用料質素可得八十至九十分,且比以往部分經屋如永寧廣場經屋及一些私人樓宇已有進步,但批評間隔設計不夠實用,設計師未能從用家角度出發,以至近兩百平方呎的廳間被七道門割裂,家具無處擺放。另外,單位的實用空間規劃亦有瑕疵,露台過大,對比室內空間主次顛倒。他欣賞當局為單位鋁窗安裝窗花的用意,不過安裝的窗花容易讓使用者開窗撞到手
廚房灶面比例亦不合理、洗手盆的水圍基亦嫌太闊。
公屋事務委員會副召集人梁竟成亦認同,三房廳示範單位間隔不實用,廳間門口太多,用家難以擺放家具,廚房要擺放洗衣機、雪櫃則過迫,但房間窗台大,令視覺上感覺空間變大。從示範單位的手工、用料及青洲坊大廈的實際座落位置看,認為總體質素得分達八十分以上。
四百單位三十如此
梁竟成及吳在權均認為,公屋單位的間隔設計規劃往往是在“米已成炊”之後才諮詢意見,本末倒置,如當局能在規劃設計前先諮詢公屋委員會的意見,建造出來的單位間隔會較佳。吳在權還認為,上述如房間窗花及廚房灶台、水圍基等設計,如當局願意,還有條件修改。
房屋局公屋事務廳長陳華強回應表示,青洲坊大廈共有四百三十四個三房廳單位,三房廳示範單位的類型是九款間隔類型中的其中一款,約三十個。所有單位的設計都是根據現行建築條例包括採光及通風等的規範作出,委員提出的意見當局會考慮微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