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會議員宋碧琪表示,面對新發展格局, 閣下帶領的特區政府務實推動本澳經濟適度多元發展建設,推出首個全面系統的產業發展規劃,並帶領社會各界積極把握中央惠澳政策機遇,最大力度推動澳門經濟復甦,保持澳門社會的穩定發展大局。這成果得來不易,離不開特區政府、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以及中央的大力支持。
現今國內、外環境仍複雜多變,澳門微型經濟體的發展風險仍然較高,居安思危的意識需要進一步加強。尤其在產業結構調整的過程中,中小企業的發展困境、青年的發展出路、居民的生活壓力,也在變化的環境中產生更多問題,這需要特區政府加大力度關心、幫扶,更需要特區政府在經濟發展上開放發展,引入活水、提升活力。
開放發展是大勢所趨,澳門不能固步自封,否則無活水,更會被邊緣化。澳門要產業多元發展,人才是第一生產力,未來必然也要在人的開放政策上多做功夫。本澳各大高校是培養人才的高地,十分認同長官剛才所言,本地高校培養的學生可以成為多元產業發展的重要力量,現時高校非本地學生有34,000多人,除了可補充本地人資的不足,更有不少難得的人才,能夠更好助力澳門經濟高質量發展。
為此,請問 閣下:澳門的人才政策未來將如何進一步開放發展,除了剛才提及會優化推出第二階段人才計劃之外,會否進一步優化開放現時的移民政策,並會否參考香港經驗,研究開放高校非本地生畢業短期實習計劃,促使人才來澳、留澳,以提升多元產業發展活力,促進澳門經濟發展呢?
行政長官賀一誠表示,第二階段人才引進計劃的範圍是針對“1+4”產業約二十多個學科的非本地生,並非所有非本地生都納入。針對“1+4”產業佈局,經過嚴格評議後,預計約有二十多個學科可以納入第二階段人才引進計劃的範圍,該等學生的平均學分績點(GPA)須至少達到3.6分以上,即科科九十分以上,達到取得獎學金的標準。人才委初步評估合資格的學生不超過二百名。
未來會循序漸進開放。強調其他非本地畢業生要留澳工作,認為應按照聘用外僱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