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顏色轉換:
  • 字型大小:
  • A
  • A
  • A

施家倫:夯實“一基地”建設 做好文化產業 講好中國故事


發佈日期:2021/12/29
  • 分享至:

國家主席習近平早前在出席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第十一次全國代表大會時表示,要立足中國大地,講好中國故事,塑造更多為世界所認知的中華文化形象,努力展示一個生動立體的中國,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譜寫新篇章。

今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周年,國家在推動民族復興的同時,亦積極講好中國故事,向世界宣揚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國形象,實現中華文化“走出去”,建立中國文化自信。

在這方面,澳門有一定的文化基礎,經過數百年的文化碰撞、融合,早已成為中西文化交融的文化聖地,形成多元文化和包容環境。

再加上,多年來與葡語系國家和地區以及世界各地建立緊密聯繫,這對澳門發展文化產業具有先天的親和力和吸引力。

澳門故事.jpg


在這個契機之下,國家在《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中提出,澳門要“打造以中華文化為主流,多元文化並存的交流合作基地”,加快推進澳門經濟適度多元化。

這一個機遇賦予澳門更多使命及擔當,可以更好地講好澳門故事、中國故事。

但事實上,澳門與內地大型文化宣傳集團相比,無論是業態發展還是實力,乃至對內容的理解和運用都是較為弱,也導致“一基地”建設方面難以達到真正文化大融合,對澳門而言,是機遇亦是挑戰。

在這方面,如何加強文化建設,加快多元化進程,提升澳門國際形象?如何發揮“一基地”作用,講好澳門故事,助力中國文化“走出去”?都值得我們思考。

本人認為澳門要做好中華文化向外輸出,絕不能夠“閉門造車”,只有加深交流,了解文化內涵,才能夠講好“一國兩制”下的澳門故事,比如:央視在澳門拍攝美食、澳門電視劇等,就是國家幫助澳門講好“一國兩制”故事。

澳門之味.jpg


為此,本人提出以下建議:

一、政府要深化文化產業發展,就需要從軟硬件兩方面加大有關工作,軟件上需要加強與不同地區的文化交流,只有文化視野、思維上有所碰撞,才能夠促進文化之間的合作。硬件上就要助力打造更多文化載體,通過更多影視作品、文創產品等,豐富載體形式,才能夠做到澳門故事向外輸出。

二、“一基地”的建設,是一件細水長流的工作,政府要做到文化既能“走出去”,也能“引進來”,就需要舉辦多元化且具內涵的文化盛事活動,可進一步爭取舉辦國際大型文化論壇,比如爭取“亞洲文化遺產保護對話會”、“亞洲文明對話大會”等國家主辦的大型文化活動在澳舉辦,以引領促進和承載落實“一基地”建設。

同時,要發揮“一基地”的輻射作用,澳門作為中華文化主流,多元文化共存的縮影,只有通過這個平台,做好珠澳合作、粵港澳大灣區以及一帶一路合作,才能夠打通文化產業鏈條,推動澳門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提升城市形象、擴大國際影響力。




 
瀏覽次數:650

訂閱會訊
回最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