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顏色轉換:
  • 字型大小:
  • A
  • A
  • A

陳明金促綜合治理澳門“城市病”


發佈日期:2017/01/07
  • 分享至:

上月21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了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十四次會議,由於霧霾對人民生活影響重大,會議將環境治理放在第一位,其中提到的兩個關鍵詞是清潔取暖和垃圾分類。澳門雖然不存在用煤炭取暖的污染問題,但垃圾分類等方面都存在類似的問題,況且,面對大環境的空氣污染,澳門不可能獨善其身。因此,科學投放、收集、運輸、處理垃圾,有效治理污水排放,保護山林綠地,適度控車,綜合節能減排等環保工作都應該加強。


這次會議強調,普遍推行垃圾分類制度,關係到13億多人的生活環境改善,關係到垃圾能否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處理。是大事,是重大的民生工程,會議的精神值得特區政府領會。


日前,香港有電視台介紹巴塞羅那打造智慧城市的過程,其中,準確分類、利用地下管道真空收集處理垃圾等,贏得了居民和世界旅客的好評。澳門作為旅遊城市,是否應該多學習一些先進的經驗?


澳門的垃圾投放,仍然是過去的老辦法,大街小巷,每天都能見到好多大型垃圾桶;垃圾的收集,多年前政府在黑沙環部分街道建造了地下管道,但由於未能全面推廣,作用有限;垃圾的運輸及處理,同樣是傳統的方式;離島的垃圾堆填區已經飽和,不可能永久堆填下去。與一些先進國家及地區相比,在垃圾的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處理等方面,澳門仍然有較大的改善空間。面對這個“城市病”,究竟如何盡早想辦法解決?


另一方面,污水排放、收集、處理問題,也必須重視及解決。由於發展較快,地下原有的一些污水管網已不能滿足需求,不少街道經常塞渠,污水流出馬路;加上一些舊城區的污水、清水管網接駁錯亂,造成海邊污水橫流,散發臭氣;鴨涌河污染問題提了多年,但長期得不到治理。一系列污水排放造成的污染,影響居民生活、營商以及旅遊城市環境,這類“城市病”究竟何時才能治理?


今年冬季,三亞成為北方人南下躲避霧霾的熱點旅遊城市。其實多年前,三亞就患上了水浸、沙灘“泥化”、三亞河嚴重污染等“城市病”。近年來,三亞展開“生態修復、城市修補”工程,打造了東岸濕地公園、修復山體以及三亞灣原生態、綜合治理了三亞河。三亞治理“城市病”初見成效,在全國起到了示範作用,值得澳門參考。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城市在發展經濟的同時,環境保護與生態建設,關係到是否可持續發展以及提升居民生活質素。因此,澳門對於垃圾處理、污水排放、堆填區飽和、山體綠化保護等方面可能存在的“城市病”,政府應該下決心、想辦法綜合治理。




 
瀏覽次數:918

訂閱會訊
回最頂